2025年10月28日下午,上海市高桥中学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总结会在学校行政楼会议室举行。课程教学处主任凌春戎老师,学生处副主任潘微老师、党群办副主任王志杰老师以及艺体组全体老师出席会议,共同回顾本届运动会的精彩瞬间,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凝聚奋进力量。
一、赛事回顾:运动健儿展风采,竞技精神铸辉煌
本届运动会于10月24日成功举办,共设100米、200米、800米、1000米、跳高、跳远、铅球等12个竞赛项目,以及入场式、广播操等集体项目。全校42个班级,近1000多名运动员参与角逐。赛场上,运动健儿们发扬“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高桥学子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风貌。高三(10)班王俊熙同学、高三(4)班徐怡宸同学、崔俊哲同学三人分别以13.54M、13.39M、12.37M的成绩打破校男子扔铅球纪录。运动会期间,志愿者团队全程提供引导、检录、医疗等服务,全体裁判员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保障了赛事的有序进行。
二、总结表彰:以榜样为镜,向卓越致敬
总结会上,课程教学处主任凌春戎老师表彰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顺利有序的开展,并总结了本次运动会的亮点与不足,提出将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工作中。体育组组长邹晓军老师从赛事组织、学生参与度、安全保障等方面总结了本届运动会的亮点与不足,提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项目设置,推动校园体育活动常态化开展。
运动会期间,检录处工作成效显著:顺利完成下午 12 个项目共 1152 名运动员检录任务,每组平均提前 15 分钟完成,效率较高;赛前准备充分,制作张贴项目条,并提前分配教师与志愿者负责后勤协调、秩序册管理等工作;针对运动员时间冲突问题,按 “以径赛为先” 原则处理,同步协助完成田赛补录。但检录工作仍存在不足:一是通知不及时,上午未提前广播检录时间与地点,部分运动员(尤其高三及径赛选手)信息不明,导致进场延迟;二是现场组织欠佳,人员拥挤未提前规划分流,项目条不够醒目影响识别;三是流程有疏漏,弃赛同学未做标记增加管理难度,且检录过度依赖广播通知,缺乏自主引导机制。对此,检录处提出改进方向:赛前向全体师生明确检录规则、时间及地点;优化项目条设计,确保清晰醒目并粘贴于关键位置;强化通知与分工,上午及时广播提醒检录,以固定志愿者引导替代临时派人回班级通知;建立弃赛标记机制,减少检录混乱。
终点裁判组严格遵循规则与流程,圆满完成了所有田径项目的计时、成绩记录与核对工作,保障了终点环节的高效与精准。赛前终点裁判人员学习规则,明确计时员、记录员、发令员等岗位职责内容,对计时器、记录表格等器材进行调试与核对,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精准执行赛事任务:比赛期间,针对短跑、中长跑、接力赛等不同项目,对运动员冲刺名次判定存在争议的情况,采用 “多人复核”+“摄影设备辅助” 的方式,避免漏记、错记;快速达成统一结论。终点存在一些问题以及改进建议,1、学生志愿者在通往赛场的道口管理方面表现不佳,建议采用学生干部负责制;其次,通道口应配备相应的隔离带进行有效分隔;今后,运动会通道口的志愿者必须提前接受系统的培训,通过模拟场景化训练,以确保管理效果显著提升。2、由于发令设备的光显示屏幕较小,在强阳光下且背景为植被的环境中,计时员难以第一时间准确识别设备位置,从而导致部分计时员无法迅速记录时间。未来需提升发令设备位置的可见性,制作醒目的标记以便快速定位。3、窜道问题核心原因规则认知模糊:学生仅知道 “交接棒要在接力区完成”,但不清楚 “交接后需沿本道跑至终点”,误将 “交接完” 等同于 “任务结束”,随意变道;建议方案:对参加接力同学讲清规则:结合接力赛规则视频片段,重点标注 “交接后跑位区域”,让学生直观看到 “窜道的违规后果”(如成绩取消、碰撞画面)。
三、奖牌寄托:以体育人,逐梦未来
让奖牌成为真正属于高桥学子田径运动会自己的荣誉符号,我们从众多优秀设计中,遴选并最终打磨出了本届运动会这块独一无二的奖牌。因此,今天每一位运动员获得的,不仅是一份比赛的荣誉,更是一份由同学亲手设计、承载着高桥学子集体记忆与情感的特殊纪念。这块奖牌,从设计到落地,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本届运动会不仅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高桥学子综合素质的生动展示。体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希望全体师生以运动会为契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运动场上的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坚持,都是对梦想的靠近。希望学生把赛场上的激情与坚韧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以强健的体魄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展望未来:凝心聚力,再创佳绩
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凝聚了班级向心力,展现了高桥中学“以体育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学校将以此次总结会为新起点,持续推进体育教育改革,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运动成为习惯,让健康伴随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高桥中学体育组 供稿)
2025年10月28日